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,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。创造性的教学设计,严谨、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。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:小学语文人教版《颐和园》教案四。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,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。
【活动方案】
教学目标:
1 认识4个生字:颐、耸、舫、眺;会写8个生字:殿、廊、柱、栽、筑、朱、雕、狮;认识并会写3个生字:态、阁、堤。
2 能够正确读写、理解以下词语:长廊、柱子、神清气爽、建筑、佛香阁、金碧辉煌、宫殿、葱郁、掩映、朱红、隐隐约约、堤岸、雕刻、狮子、姿态不一,并能够在交际和写作中正确使用它们。
3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能够背诵一段自己喜欢的课文;能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颐和园的美。
4.进一步体会本单元主题,激发探究我国的“世界遗产”的兴趣,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,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。
重点难点
重点: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颐和园的美,陶冶情操。
难点:掌握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分别描写的方法,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。 教学过程:
一 导入新课
1、复习导入,由词入文。
出示上节课词语:长廊 横槛 神清气爽 耸立 建筑 金碧辉煌 葱郁 掩映 气魄雄伟 堤岸 雕刻 姿态不一
通过读词引入课文《颐和园》中,把词放入课文中理解,以词代文,以文学词。 展示颐和园的著名景观。(多媒体展示)
她,构思巧妙,建筑精致,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,有“皇家园林博物馆”之称;她,被誉为“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”,是中国的“世界遗产”之一,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“吉尼斯世界记录”之中。她,就是北京的颐和园。是清代皇家园林,位于北京西郊,距城15公里。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园林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,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。
二 理清课文脉络
1.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?
师: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?
长廊,万寿山、昆明湖。万寿山又包括佛香阁和排云殿等小景点,昆明湖又包括小岛和十七孔桥,要避免学生把所有景点都并列处理。并且教师在这里适时板书,加深印象。
你怎么知道的?
师小结: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,因此这篇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。
1、游览了颐和园,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?(板书:大、美)
课文哪一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?(引导学生找出第一、六自然段)
2、这是什么写法?(首尾照应)
指导朗读。看到这么大和美的颐和园,你的心情怎样?(生说:惊喜、喜爱)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!
同学们真不错,游览也挺仔细的,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大、美,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喜爱。那你喜欢颐和园那一处景色的景色呢?
三 精读理解
1.感受长廊的特点:
(1)指名读文(第二段):颐和园的长廊给你留下了是怎样的印象?
(2)学生交流感受并板书(长、美)
(3)体会长廊的长:
请你用文中句子告诉大家长廊究竟有多长,好吗?
齐读感受后交流:你是从哪几个词语感受出来的?(一眼望不到头、700多米长、273间) ?出示两个句子,指导朗读。【通过朗读深化感受】让学生说说哪一种写法好?为什么? 这条长廊有(700多米)长,分成273间。
这条长廊很长,分成很多间。
(4)感受长廊的美:
哪些词句最能体现长廊的美
学生交流,重点理解:
指导感情朗读。
结合媒体资源,学生扮导游员,带领大家感受长廊的长和美。(多媒体展示)
【小结】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。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!谁来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?
2.感受万寿山的美景。
(1)指名读第三段。这一段作者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哪两种神奇的建筑?
(2)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建筑有什么特色?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?
(3)媒体展示:体会排云殿的宏大规模和雄伟壮丽。
(4)师激情总结:佛香阁造型独特,雄伟壮丽,颐和园的象征,排云殿规模宏大,异常华丽。作者正是抓住了它们的建筑特点和宏伟气势,赞扬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巨大成就。
(5)感情朗读,升华感情。
(6)登上万寿山,我们又看到哪些美景?
自由读文,交流自己看到的美景。
你觉得作者那些词语用得特别好?交流说理由。(大半、隐隐约约等) ?重点品读赏析:
小组讨论“滑”的精妙之处:这儿用了一个“滑”字,能改用“划”字吗?
(7)感情朗读,感受远处昆明湖梦幻般的仙境。
3.感受昆明湖(近处)的美景
(1)自由读第5自然段:在昆明湖我们欣赏了哪些美景? 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一处美景?
(2)学生交流。
(3)出示句子:
“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,叫十七孔桥;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,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。这么多的狮子,姿态不一,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。”
(4)感情朗读,谈感受,体会十七孔桥“三多”的特点。
(5)远处的昆明湖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,近处的昆明湖又是如此的迷人,如果你是一名导游员,你会怎样给大家介绍昆明湖呢?
(三)回归全文,抒说心声
1.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。
2.以小组为单位,配乐赛读。
3.提问:在细细游览了颐和园之后,你们有什么要一吐为快吗?(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。)
(四)圆明园
1.背诵《颐和园》你喜欢的段落。
2.查阅一下《火烧圆明园》,从废墟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,写一下你的读书心得。
【资料推荐】
扫描二维码,关注微信:广东敏试教师
回复【密押卷】,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