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,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。创造性的教学设计,严谨、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。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:初中语文《济南的冬天》教案一。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,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。
【活动方案】
〖教学内容〗
1、重点研读: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,品味语言;拓展延伸:设计济南的导游词。
2、重点研读:第3小节和第5小节。
一、问题
1、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?
2、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?
3、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,有感情地读一读,想想为什么写得好?
明确:
1、写山景:自上而下的顺序,山上、山尖、山坡、山腰……
写水色:自下而上的顺序,水面上、空中、半空中。
2、都是对冬天的喜爱、赞美的感情;都运用比喻、拟人的修辞。
3、比喻、拟人句。(美句赏析,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)
4、(过渡)济南的冬天,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,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、拟人的修辞。文中还有哪些比喻、拟人句用得好,找出来,说说好在哪儿?
讨论明确:
⑴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。
⑵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,暖和、安适地睡着,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。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,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。
(答案参考教参第104页)
二、体验反思
提问: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?
明确:
1、细致观察
2、抓住特征
3、安排顺序(角度)
4、运用修辞
5、情景交融
三、拓展延伸
1、比较《春》和《济南的冬天》在写法上的异同:
明确:都能抓住特征;安排顺序(角度);运用比喻、拟人等修辞,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,色彩绚丽。《春》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。
2、假如你是一位导游,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,追随老舍的足迹,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。
(此题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,以“济南的冬天”一文为参照,介绍冬季的美景、设计行程。)
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、地理位置、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(李清照、辛弃疾等)。游览千佛山──大明湖、趵突泉,介绍冬景。
四、布置作业
1、写作练习:写故乡的冬天,抓住景物的特征。
2、比较阅读:读郁达夫《故都的秋》。(比较在感情、写法、语言等方面的异同)
【资料推荐】
扫描二维码,关注微信:广东敏试教师
回复【密押卷】,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