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微博公众号
   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 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

初中语文《囚绿记》教案十

  • 微信号:18565265376
  • 作者: 管理员
  • 发布时间: 2022-03-12 21:09:43
  • 修改时间: 2022-03-12 21:09:43
  • 阅读量: 377

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,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。创造性的教学设计,严谨、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。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:初中语文《囚绿记教案十。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,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。


【活动方案】 

教学目标


1、知识与技能:了解作者的身世,加深对内涵的理解;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,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;学习象征手法,把握文章的主题,品味淳朴清丽的语言。


2、过程与方法:通过朗读的方法,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,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;运用启发式教学,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,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
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;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、顽强抗争、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。


教学重点


1、体会散文“形散神聚”“言在此而意在彼”的写作特点,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。


2、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、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。


教学难点


1、理解“绿”在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“绿”的深刻思想内涵。


2、结合作者赞美“绿”的历史环境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。


教学方法


讨论法、品读法


教学准备


预习、了解作者、小黑板


教学时间


2课时


教学过程


第一课时


一、导入新课


1、导入:同学们喜欢绿吗?(学生答)为什么喜欢绿呢?(个别学生答)对!绿生机勃勃,活泼可爱,它是生命的象征,可以给失意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,可以给焦虑的人带来精神的宁静,可以给苦闷的人增添生活的快乐。绿确实值得我们去爱,但你会因为喜爱绿而将一枝绿色从屋外囚禁到屋内吗?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青年,他因为爱绿,真的把窗外的绿囚禁到屋内,这位青年是谁?对,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的作者,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。关于陆蠡的资料,课前已经请同学们搜集整理,下面就先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作一交流。


2、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。


3、陆 蠡 (1908—1942),原名圣泉,原籍浙江天台,我国现代散文作家、翻译家。1935年作者任上海“文化生活”出版社编辑,上海沦陷后,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。1942年4月13日,因出版抗日小说,被捕,刑审数月,受尽酷刑,英勇不屈,被日寇秘密杀害。是陆蠡的代表作,写于抗战爆发之后,华北沦陷,作者在上海“孤岛”时期,怀念在北京的一段生活,表达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之情。巴金回忆陆蠡时说,他有“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”,同他谈话,“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,因为,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”。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《囚绿记》,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。


二、检查预习


1、拼音字词。


2、交流圈划批注读书成果。


用符号对课文进行圈划批注:


用“~~”符号标出佳妙句


用“?”符号标出有疑问处


用“ ”符号标出要注意处、发表感想处


三、整体感知


1、作者所囚的“绿”是什么?——常春藤。


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——陆蠡囚禁常春藤。


2、小黑板显示思考题


(1)课文哪几段写囚绿?囚绿之前、之后写了什么?请各用两个字概括。


(提示:抓写行动的句子)


(2)哪一段或哪几段写得特别能打动你,使你动情?做上记号,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。


3、全班讨论、交流


明确: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“绿”字,由“择绿、赏绿、囚绿”到“释绿、思绿”,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,感情步步深化,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。


四、作业


熟读全文、巩固字词积累。



【资料推荐】

扫描二维码,关注微信:广东敏试教师

回复【密押卷】,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

广东敏试教师(二维码).jpg

上一篇:初中语文《威尼斯商人》教案十

下一篇:初中语文《囚绿记》教案九

© 2020 gdminshi.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闽ICP备17010427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