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,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。创造性的教学设计,严谨、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。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:初中地理教案《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》。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,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。
【活动方案】
一、教学目标
【知识与技能】
能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、范围、自然特征及其成因,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。
【过程与方法】
读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,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。
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】
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,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,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【重点】
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。
【难点】
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、干旱与荒漠化关系。
三、教学过程
环节一:导入新课
多媒体导入。教师展示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“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”,并通过资料展示世界及我国荒漠化现状及问题。提出问题:什么是荒漠化,荒漠化是如何形成的?面对日益严峻的荒漠化问题,我们应做何应对?进而导入新课。
环节二:新课讲授
(一)荒漠化的概念
【教师活动】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出什么是荒漠化。
【学生活动】自主学习,了解荒漠化的概念。
【教师总结】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,其实质是土地退化,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,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,表现为土地荒漠化、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,所谓“沙漠化”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。
(二)西北地区的位置及地形
【展示图片】“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”
【教师活动】引导学生读图,并引导其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概括其地形特点。
【学生活动】
(1)位置: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。
(2)地形特点:东部高原,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。
【资料推荐】
扫描二维码,关注微信:广东敏试教师
回复【密押卷】,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