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微博公众号
   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 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

小学音乐教案《春之声圆舞曲》

  • 微信号:18565265376
  • 作者: 管理员
  • 发布时间: 2021-01-16 22:46:05
  • 修改时间: 2021-01-16 22:46:05
  • 阅读量: 2285

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,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。创造性的教学设计,严谨、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。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:小学音乐教案《春之声圆舞曲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,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。


【活动方案】            

一、教学目标

【情感态度价值观】

通过学习音乐,体会乐曲青春活力的情绪,了解三首圆舞曲的音乐特点,感受圆舞曲的音乐魅力,逐步建立对民族音乐的热爱。

【过程与方法】

通过对《春之圆舞曲》的欣赏,并配以讨论、分析、合作等方法,学生能够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,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。

【知识与技能】

了解《春之圆舞曲》中三首圆舞曲的音乐特点,了解作曲家约翰·施特劳斯,并能简单的哼唱乐曲主题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【重点】

了解《春之圆舞曲》中三首圆舞曲的音乐特点,以及作曲家约翰·施特劳斯。

【难点】

了解圆舞曲相关知识,并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。

三、教学过程

(一)新课导入

教师播放约翰·施特劳斯图片并提问:这是哪位作曲家?

学生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这是约翰·施特劳斯,他被人誉为"圆舞曲之王",他创造了大量的舞曲,有《蓝色多瑙河》等170首圆舞曲,141首波尔卡舞曲,以及《蝙蝠》等16部歌剧,他的作品与民间音乐有着血肉联系,反映了奥地利人民对生活的热爱。今天我们就来听他的代表作品《春之声圆舞曲》。

(二)初步感知

1.教师播放乐曲,并提问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?

学生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歌曲情绪活泼、欢快地,具有舞曲风格。

2.教师复播歌曲,并提问同学们乐曲由几首歌曲构成?

学生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全曲由三首圆舞曲组成。

(三)分段欣赏

1.教师引导学生聆听《第一圆舞曲》第一主题音频,并提问学生:音乐有什么特点?

学生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节奏规整,旋律多运用变化音营造一种华丽优美的感觉。

2.教师引导学生聆听《第一圆舞曲》第二主题,并提问:音乐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?

学生小组讨论之后,进行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这一主题节奏舒展,旋律拉长,运用颤音与倚音,使得音乐犹如扑面而来的阵阵春风,清新明朗。

3.教师再次播放《第一圆舞曲》,并引导学生当听到《第一圆舞曲》的主题一和主题二时,分别用手势"1"和"2"示意。

4.教师播放《第二圆舞曲》,并提问:《第二圆舞曲》音乐有什么特点?

学生同桌之间讨论后自由作答。

教师总结:第二首旋律轻盈优雅,和第一首形成对比。

5.播放《第三圆舞曲》并提问:这一首与之前的音乐有何不同?

学生讨论回答。

教师总结:第三首旋律更为灵活,和前两首形成另一种对比。

6.完整聆听并哼唱《第一圆舞曲》的第二主题。

(四)巩固提高

1.教师介绍圆舞曲相关知识:音译为"华尔兹",最早出现于18世纪左右,流传于德国、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发展而成,19世纪风行于欧洲。圆舞曲为3/4拍子,节奏轻快,旋律流畅,强调第一拍的重音。

2.播放《蓝色的多瑙河》,感受圆舞曲的魅力。

(五)小结作业

师生共同回顾音乐知识,教师呼吁学生热爱圆舞曲,尊重音乐文化多样性,热爱民族音乐文化。

布置课后作业:搜集其他圆舞曲作品,下节课分享。


【资料推荐】

扫描二维码,关注微信:广东敏试教师

回复【密押卷】,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

广东敏试教师(二维码).jpg

上一篇:初中地理教案《自然资源丰富,重工业发达》

下一篇:小学音乐教案《晴朗的一天》

© 2020 gdminshi.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闽ICP备17010427号-2